腹腔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的介入治疗
来源: 2006-11-18 00:15:11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杨海山  赵永生  赵洪增  王大伟  孔祥波  张德恒

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130021

 

  腹腔实质性脏器外伤性或肿瘤性破裂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因其出血量大,如不及时止血可危及患者生命。传统的最佳止血方法是手术治疗,由于创伤大和手术后再出血的发生。因此,近几年介入放射学止血方法逐渐用于临床,部分代替了外科手术法。本文总结我院近10年(19851994)收治的18例腹腔实质脏器破裂出血经导管对靶血管栓塞止血成功的经验。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7例,女1例。年龄1679岁,平均50.6岁。18例中5例为外伤性肝破裂出血,4例为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均经CTB超诊断为肝癌),另9例为肾破裂出血,其中6例为外伤性,3例为晚期肾癌患者。

  方法:采用Seldinger法,进行选择性肝、肾动脉造影和栓塞术。造影剂选用60%一76%泛影葡胺,肝动脉造影剂量为3045mlDSAl525ml),肾动脉造影剂量为2025mlDSA1020ml)。注射流速肝动脉为610mls,肾动脉为46mls。摄片程序以135791215秒摄动脉期、实质期及静脉期片共67张,栓塞后再次动脉造影,观察栓塞是否彻底。

  栓塞剂:①采用自制不锈钢圈,根据血管口径随时制作,通常用l3个。②明胶海绵颗粒和海绵条。⑧碘化油抗癌乳剂用于栓塞肝肾肿瘤。

 

结 果

  血管造影征象:肝肾外伤性破裂造影显示为动脉分支中断,移位及造影剂外溢,呈片状或团片状浓染。肝癌破裂出血除显示肿瘤血管增粗、迂曲、紊乱及瘤体染色外,可见血管池样扩张,出血动脉中断,有大片状造影剂外溢或肝脏边缘小结节状、条状造影剂外溢。肾癌患者动脉造影见主干增粗,肿瘤区血管增多、扩张、扭曲、紊乱,呈团片状造影剂外溢。

  治疗结果:本组11例肝肾外伤性破裂出血经过12次栓塞后均治愈。经过58年随访,无不良后果,肝肾功能均正常。4例肝癌患者经反复多次栓塞化疗后分别生存681118个月。3例肾癌经48次栓塞化疗分别生存243647个月不等。治疗效果均显著。

  • 上一篇 :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未来
  • 下一篇 : 介入手段实现的局部转导在肿瘤基因治疗
  •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