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放射在临床中的应用
来源: 2005-09-09 08:00:00

  解放军总医院介入医学科 李宝民
  
介入神经放射的性质
  利用血管内操作的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的支持下,对神经系统的血管性及与血管因素相关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介入神经放射的意义
  对人体具有微创和微侵袭的操作特点
  方法简单,易于普及
  为神经系统血管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成为传统神经外科手术的重要补充手段
  拓展了常规神经内科的治疗范围
  介入神经放射的医学地位
  较深地介入到神经系统的出血性和闭塞性血管病的治疗之中由于技术日臻成熟,逐渐摆脱了常规治疗的限制现已和心脏、外周介入血管治疗一起,成为一项较为独立的新兴学科与显微手术、腔镜手术、立体定向等并列微创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介入神经放射的发展趋势
 
 对脑和脊髓血管病在胚胎阶段的发展和细微血管解剖的研究
  特别注重在栓塞中对脑和脊髓功能的影响及其保护治疗范围的扩大,不断对医学材料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治疗的影像完美和临床最佳效果
  介入血管内治疗的可靠性
  影像学指标的衡量
  长期临床随访资料的提示
  临床症状的缓解与消除
  介入治疗前后的MRI、MRA、CT结果的对照
  介入血管内治疗的非单一性
  由于多种疾病或同一病种的复杂性、需要在治疗前后,结合外科手术、放射外科、常规药物治疗、功能康复治疗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已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结果。
  
三维脑血管造影
  微支架在载瘤动脉内<?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治疗范围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栓塞
  闭塞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血管成形
  富血运肿瘤的栓塞
  恶性肿瘤的血管内化疗
  其它血管性病变的处理
  治疗方法
  经动脉内途径
  由静脉内途径
  局部穿刺直接做血管内治疗
  介入神经放射的常用药物及其应用特点
  
抗凝药
  
肝素 :由出凝血时间检测
  华法令: 由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监测
  低分子肝素钠钙
  止血药
  
止血芳/环酸:抑制纤溶酶原转换成纤溶酶
  维生素K1:激活凝血因子
  6-氨基己酸
葡萄糖酸钙:可增加凝血链中的钙离子

  抗血小板凝集药
  肠溶阿司匹林
  抵克力得
  潘生丁
  溶栓药
  r-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尿激酶:激活纤溶酶原转换成纤溶酶
  重组链激酶:同上

  脱水药
  甘露醇:提高晶体渗透压,脑保护剂
  甘油果糖:同上
  代血浆和血浆制品:提高胶体渗透压
  速尿:减少循环血量,相对提高血浆渗透压

  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鲁米那
  安定

  降压和升压药
  硝普钠:扩张小静脉为主
  压宁定:扩张小血管
  心痛定:钙离子拮抗剂
  多巴胺:兴奋多巴胺受体

  调整心率用药
  阿托品:抑制迷走神经
  喘息定:兴奋β-受体
  心得安:抑制β-受体
  西地兰:兴奋性抑制心率

  镇静麻醉药
  氯胺酮:静脉麻醉药
  杜冷丁
  异丙嗪
  安定
  扩血管药
  东莨菪碱:扩张小动静脉
  尼莫地平:钙离子拮抗剂
  罂粟碱:扩张血管平滑肌
  培他啶:扩张小动脉

  中成药制剂
  川穹嗪
  新开灵
  消黄灵
  微脑路通
  肌张力调整药
  氯硝安定
  纳络酮

  神经功能的评判标准
  Gloscow ‘s Score 15分
  Hunt’s Grade 5级

  • 上一篇 :中晚期宫颈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后
  • 下一篇 : 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