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技术 >文章正文
介入技术 >文章正文
肝癌症和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且发病比较隐袭,一旦发现即为中晚期。肝癌症和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案中,目前公认应首选介入治疗,因此肝癌症和肿瘤的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已为临床所接受。有条件的医院都在应用介入治疗,对肝癌症和肿瘤进行治疗。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对中晚期肝癌症和肿瘤介入治疗时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治疗前的血管造影,对造影的双血供血管形态学改变的观察、分析中晚期肝癌症和肿瘤引起血流循环动力学的改变,根据血流循环动力学改变的情况制定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案,考虑影响介入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介入治疗双灌注问题,耐药性等问题。
一、血管造影
中晚期肝癌症和肿瘤经临床和影像学或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明确后,仍需要进行血管造影。这时治疗前的血管造影(最好是DSA),不仅有协助临床进一步明确诊断外,更重要的目的是:①明确肝癌症和肿瘤供血动脉的起源及变异情况;②了解肝脏双血供(肝动脉、门静脉)血管形态学改变的情况;③了解肝癌症和肿瘤引起的血流循环动力学改变的情况;④制定介入治疗方案,分配灌注药的量。对于首次接受治疗的患者,血管造影时一定要注意造影的顺序,因为肝癌症和肿瘤的供血动脉可发生变异。为了不漏掉起源变异或可能参与的供血动脉,不要只做腹腔动脉或超选择肝动脉造影。应先作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膈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的需要再做超选择的供血动脉造影。肝癌症和肿瘤引起明显的血流循环动力学的改变,门脉血回流受阻,门脉显影时间明显延长。因此在作间接门造影时、设置造影时间时应相应延长,持续曝光20秒左右。肝动脉超选择造影、曝光时间10~20秒即可,以显示供血动脉,癌症和肿瘤血管、癌症和肿瘤染色、动-静脉分流的情况。 肝癌症和肿瘤DSA的表现(血管造影表现)千变万化,分析肝癌症和肿瘤造影表现出时,不仅要注意双血供(肝动脉、门静脉)血管形态学的改变,还要动态观察肝癌症和肿瘤所引起的血流循环动力学的改变情况。
二、双血供血管形态学的改变
肝脏是一个双血供器官,中晚期肝癌症和肿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门脉参与周边部的供血。肝癌症和肿瘤不仅引起肝动脉形态学的改变(供血动脉增粗、癌症和肿瘤血管、癌症和肿瘤染色、动静脉分流等),而且引起门脉血管形态学的改变(癌症和肿瘤栓、压迫、推压移位、癌症和肿瘤区门脉不显影、门脉主干延迟显影,不显影等)。在动态观察双血供血管形态学改变的情况下要注意肝癌症和肿瘤的大小形态;血供多少;门脉内有无癌症和肿瘤栓;肝动脉-静脉分流的情况。
三、中晚期肝癌症和肿瘤引起肝脏血流循环动力学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