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的体会
来源: 2006-12-15 20:36:37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吴炳祥 李龙延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哈尔滨 150001

 

  动脉导管是主动脉与肺动脉间的先天性交通,动脉导管未闭是胎儿动脉导管持续未闭的结果。胎儿期,肺循环阻力大,肺动脉压大于主动脉压,因此肺动脉内大部分血液通过动脉导管进入主动脉。此时动脉导管系生理性血流通道。出生后,随着呼吸开始,肺内血管阻力明显下降,经动脉导管流入主动脉的血量大减。生后1520h,动脉导管功能性闭合,4周后解剖上逐步闭合,最后形成韧带。

  动脉导管完全闭合的时间,3月以后为81.8%或5月为88%。如闭合期推迟,称动脉导管闭合延迟;如果闭合失败,则为永存动脉导管末闭。延迟闭合多见于早产儿和呼吸窘迫症怨儿。闭合失败的真正原因还不清楚。间隙性动脉导管未闭偶有报告,其导管较细长。

 

  一、分型:

  按造影所示的PDA大小、长短和形态分型(见图)

  A型:管长在710mm,导管最窄处在肺动脉端,于主动脉开口处有深而宽的壶腹部,此型最常见。

  根据导管最窄处与气管的关系分为;

  A1:导管最窄处在气管的前缘;

  A2:导管最窄处在气管的中央;

  A3:导管最窄处在气管的后缘。

  B型:PDA短,导管最窄处在主动脉端。

  根据导管最窄处与气管的关系分为:

  B1:导管最窄处在气管的前缘;

  B2:导管最窄处在气管的中央;

  B3:导管最窄处在气管的后缘。

  C型:PDA呈管状,无收缩部分,主动脉端无壶腹部。

  D型:整个PDA有多处收缩部分。

  E型:PDA形状奇异,呈很长的圆锥状,导管收缩部远离气管阴影的前缘。

 

  二、手术步骤

  1.手术前准备

  完成常规的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检查,以排除手术禁忌症。病人及其家属签手术知情同意书;手术前1天静脉应用抗生素。

  2.手术操作

  (1)麻醉: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病人年龄小、不能配合心导管手术时基础诱导麻醉。

  • 上一篇 :介入手段实现的局部转导在肿瘤基因
  • 下一篇 : 放疗与基因疗法组合使用治疗前列腺
  •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