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对比增强MRA的临床应用
来源: 2005-12-14 22:32:53

宦怡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科<?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是一种非创的血管成像方法。80年代中期相继出现了时飞法、相位对比法非增强MRA的临床应用报告,但由于其成像时间长,有流动相关伪影或饱和效应,因此该技术只能主要用于头颅和颈部。90年代以后有人开始尝试进行增强MRA成像,近几年来随着高场、高梯度场、高切换率MR设备,并行采集相控阵线圈SENSE并行采集技术MR专用高压注射器的出现,该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已逐渐成为重要的临床检查手段,甚至在一些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中取代DSA成为首选。

1.成像原理

增强MRA是通过静脉内注射顺磁性造影剂,利用造影剂在血管内较短暂的高浓度状态形成明显缩短血液T1弛豫时间现象,同时配合快速梯度回波MR扫描技术的短TR效应有效地抑制周围背景组织的信号,形成血管信号明显增高而周围静态组织信号明显受抑制的强对比效果成像。获得的原始图像经最大强度投影(MIP)法处理,可得到类似于常规X线血管造影的图像。该血管成像技术可大大消除时飞法或相位对比法血管成像所见的运动及流动伪影,可一次屏气完成整个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 MRA)数据采集,消除了呼吸运动伪影,大大改善了胸腹部MRA的图像质量。

2.技术要点

2.1扫描计划  在容积采集扫描前应扫一个大范围的定位像,定位后还应当在注射造影剂之前先进行一次3D数据采集,以确保要检查的血管全部包括在扫描体积中。

2.2扫描延迟时间确定  最好不使用经验估算法,有研究显示,利用经验估算法使用双倍造影剂量行3D CE MRA成像仍有20%-30%不能达到满意效果,要么延迟扫描时间过早,靶血管内无造影剂充填或造影剂充填不完全,要么延迟扫描时间太迟,导致静脉系统强化,出现静脉污染。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小剂量测试或MR透视触发,有条件者还可选择使用时间解决法。

  2.3数据采集  可通过让动脉内造影剂达到最高浓度时间处于中心K空间采集时,即使用CENTRE技术

2.4造影剂使用  不需要在整个扫描时间内注射造影剂,造影剂团维持1/2至2/3的扫描时间即可。遵循此规律进行扫描可降低所需造影剂的总剂量。

  • 上一篇 :实时三维成像——超声技术的新突破
  • 下一篇 : 评价实时三维多平面成像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容积准确性的体外模型研究
  •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