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放射界泰斗 】谢志光、荣独山、汪绍训
来源: 2015-05-11 09:31:51

 


奠基者—著名放射学家谢志光教授


我国著名的临床放射学专家、一级教授谢志光青少年时就学于岭南大学附小、附中,后考入湖南湘雅医学院。毕业后因他成绩优异,又爱好诊断学,1923年便由他的美籍老师推荐到北平协和医学院放射科跟随着著名放射学专家保罗.霍奇(Paul C•Hodges)教授工作。到北平协和医院后,他作为助手,工作十分出色,很获器重,于是在1925年被送往美国密西根大学跟希基(Hicke)教授进修放射学。1930年至1931年及1937年至1938年,谢志光曾先后两次到美、英、德、法、澳、瑞典和丹麦等欧美先进国家参观、学习有关放射学的诊疗、教学和实验室研究的经验。其间于1933年晋升为正教授。从1923年至1948年,在北京的这25年中,谢志光数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地从事临床放射学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为我国放射学事业的奠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48年为了开创祖国南方的临床放射学,谢志光毅然离开了工作多年条件优越的北京协和医院,回到了他阔别30多年的家乡——广东。他先后接受当时岭南大学医学院院长李廷安和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的邀请,并联系了司徒展、陈国祯、秦光煜、、何天骐四位专家教授,来华南开展医学工作。1948年10月22日他们到达广州。谢志光先后就任于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医学院,为开拓华南的临床放射学和肿瘤学付出了他后半生的全部精力。从此,我国的放射学事业,才能在当时无论条件、人力方面都近乎空白的广州开展起来。无怪乎年纪大一点的放射界人士都说:“谢志光艰苦创业于北京,白手兴家于广州。”


新的岗位上承担起培养新中国放射学专门人才的任务。他医、教、研三者同时并举,加紧编译教材并着眼于大量培养专业人才,以适应卫生事业的需要。在医疗上他强调严格的操作规程、和蔼的服务态度、精益求精的医疗质量。在教学上他强调开展立足于专业的大协作。在临床放射学已具有一定基础时,他又着眼于肿瘤防治工作的开展。在他的倡议和支持下,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原博济医院)、第一医院分别于1956年、1958年成立了肿瘤科。1961年他积极向广东省委建议成立肿瘤医院。当时的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同志对此十分重视,省委很快同意了他的建议,于1964年正式成立了华南肿瘤医院(后改为中山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由谢志光任院长。可以说,解放后华南临床放射学和肿瘤学的迅速发展,受到国内外专家的普遍重视,是谢志光近廿年辛勤劳动的见证,这其中凝结着他后半生的全部心血。


谢志光在解放前、后多年的专业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对放射学、肿瘤学甚至整个临床医学的发展都有指导意义的学术见解。


首先,他认为放射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谢志光是在中国将放射生物、物理学与临床应用密切结合起来的创始人。


其次,谢志光特别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基本功的训练并一贯主张临床放射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不论是X线诊断或放射治疗,都与基础医学和其他临床学科有密切的关系。


展望今天医学科学的发展,从放射学派生的新的边缘学科林立,就X线诊断学来说,已进入综合电子计算机化体层扫描术(CT)、核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扫描成像和超声技术的影象诊断学的新领域,处处体现了谢志光具有远见卓识的学术思想。


谢志光一贯热心培养专业人才,全国解放以后,更是如此。谢志光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对学生既严格又热诚教导。在教学上注重言传身教,理论及实践并重,不但亲自讲授理论,而且事事亲自操作示范,深得晚后辈敬仰。谢志光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不少已毕业多年的临床医生也乐意去听他的课。他教学有个“三部曲”,一是他做你看;二是你做他看;三是他放手让你做,做完后再检查纠正。此外,他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经常指定参考资料,要求学生自学后提出评价和个人看法,让学生对照别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以锻炼思维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科研水平。


谢志光毕生从事临床放射学的科学实践,数十年如一日,为祖国医学事业留下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他是第一个对中国人肠结核、长骨结核的X线表现提出全面、系统描述的专家,否定了国外长期认为长骨结核罕见的观点。他首创一个显示髋关节后脱位的特殊投照位置,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在国外称为“谢氏位”,至今仍为外国专业学者所沿用。他又是我国首批报告原发性肺癌的X线表现的学者之一。这些研究成果,不但为国内以后对这些疾病的诊断提出了标准,在国际上也是研究这些疾病十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在放射治疗方面的研究,谢志光也深有造诣。多年来,谢志光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作了深入的研究,特别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发展规律、晚期病例的分型分期和治疗方法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持有独到的见解,深为国内外专业学者所重视。


谢志光的科研态度非常严肃、踏实,对论文注重质量,讲究科学性、逻辑性,要求严格,取材严谨,结论确切,他有不少论文刊登于国外杂志或为国外文献所引述。他发表论文在署名问题上也很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不论个人发表或与科内、外专家合作,总是根据各人所提供的材料、观点的价值和分量以及所付出的劳动的多少排列名次.从来不显示个人的功绩,不抹煞别人的劳动,表现出一位科学家的高尚品德,为后辈树立了榜样。


我们不能忘了一个光辉的名字:中国放射学及肿瘤放射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一代宗师谢志光。它是协和和中山医放射科的奠基人,是中山医肿瘤医院的奠基人,是放射学教育的奠基人,堪称放射诊断和放射肿瘤的泰山北斗,其功勋绝不输于裘法祖之于外科。但三人之中,又以 谢教授为前辈、为师。中国的放射学发轫于协和医院,谢教授是国内放射学界的第一位大师,当年主持协和医院放射科,其门下包括荣独山、汪绍训、胡懋华及后来的李果珍等如雷贯耳的名字,此外,谢教授还有另外一个奠基人的地位:他是放射肿瘤学的奠基人。这种集放射诊断及治疗之大全者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了。


开拓者—著名放射学家荣独山教授


荣独山,放射学家,毕生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发展中国放射学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曾与临床、基础各科合作,对二氧化钍造影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参与矽肺分期标准的制订。


研究工作

作为中国最早的放射学专家之一,荣独山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期间,完成了许多科研工作。早期科研成就是与著名胸外科专家C.M.Van Allen教授完成的实验研究,论证手术后肺不张的成因。他们所著的《手术后肺不张与侧支呼吸》的论文,在美国第14届胸外科年会中宣读,并发表于美国Journal of Thorathic Surgery(《胸外科杂志》)创刊号上。他还与外科、解剖学科、神经科等合作,进行了一系列关于二氧化钍的实验。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国际上曾一度以二氧化钍胶体溶液作为造影剂,用于血管造影、脑室造影和肝脾造影等。他们研究发现二氧化钍胶体会积聚在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内,不易排泄,并会引起各种组织反应和出血性紫癜等疾病。他们发表的文章常为后人引用,为最后废弃二氧化钍作造影剂提供了确切的依据。


矽肺为严重影响有关工厂和矿山工人健康的职业病。荣独山对矽肺的X线诊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阅读数以千计的厂矿工人胸部X线片,与国内外专家进行讨论,并参阅有关的病理标本。1957年应卫生部邀请,主要负责编写矽肺X线诊断及其分期。


此外,他在消化系统和骨骼系统疾病方面,也作过不少有关的研究。如慢性阑尾炎、婴儿的先天性骨梅毒、胃良恶性溃疡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单个椎体压缩性病变的x线诊断等。


1952年他与谢志光、汪绍训等创办了中华放射学会和《中华放射学杂志》。他是中华放射学会的副主任委员和《中华放射学杂志》的副主编。还是上海放射学会50年代时的主任委员和中华医学会总会的理事。


教书育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X射线方面的中文教材非常缺乏。他编写的《普通X线诊断学》一书于1953年出版,至1955年共陆续发行了5万余册。成为当时非常有用的教科书和参考书。他与汪绍训、胡懋华等合作,编写了高等医学院校X线诊断学教科书。1961年初次出版。1965年重新修订出版了第二版。


在大型参考书《X线诊断学》的编写工作中,他亲自制定编写大纲,撰写了一些重要章节,还校阅了几乎全部的教研室内其他人员所写的章节。这部大型参考书集中了整个教研室在5个附属医院放射科内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全书共190余万字,附插图近4000幅。1982年他又主编出版了《X线诊断学进展》。该书是编译国外各学者的重要文献,包括论文摘要和各系统的进展综述。他担任《医学百科全书·X线诊断学》分册的主编。

  

先驱者—著名放射学家汪绍训教授

汪绍训教授原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主任,是我国著名放射学专家、临床医学教育家。曾任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1986年6月4日在北京逝世。


汪绍训教授1907年10月生于江苏常州市。1933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39年赴美国留学,并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放射学专家证书。1940年9月,正值我国抗日战争异常艰苦时期,汪绍训教授毅然放弃在美国学习、工作的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从事放射工作。


汪绍训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临床放射学的专家之一,着重基础理论,精通放射学各个系统。特别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关节系统和乳腺疾病的诊断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积极领导制定了尘肺的诊断标准。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放射专业高等教材《X线诊断学》,对于全国医学院校的放射学教学起了重要作用。他与谢志光教授共同研究制定了适合我国人应用的心脏正面面积计算公式,被称为“汪-谢公式”。汪绍训教授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共发表了有价值的学术论文80余篇。

汪绍训教授为我国的放射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医学报》是解放前北京大学医学院编辑出版的综合医学期刊,解放后改名为《中华新医学报》,在汪绍训教授的倡议和主持下,1949年4月《新医学报》出版了《放射学号》。从这时起,汪绍训教授决心为成立放射学会和创办《放射学杂志》而努力。

在中华医学会内成立放射学会


中华医学会恢复了学术活动,每年晚秋在北京召开全国性的学术活动,全国各地新老同道云集,共商专业发展大计。由汪绍训教授主持成立全国的放射学会,包括放射诊断、物理技术和治疗,汪绍训教授被选为第一任委员。其组织活动受中华医学会统一指导和支持,成为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并发动中华医学会各省市成立放射学分会开展学术活动。汪绍训教授一直连任历届放射学会主任委员,直至离世。


创建中华放射学杂志


解放前全国性的医学期刊只有《中华医学杂志》和《Cinese Medical Journal》因社会动荡而停刊。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医学杂志》及其英文版相继复刊。汪绍训教授与各地资深放射专家商议后,在中华医学会的支持协助下,成立了《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委员会,由汪绍训教授总编辑。经向全国征稿及编辑委员会定稿,《中华放射学杂志》于1953年出版了创刊号。汪绍训教授一直任总编辑、名誉总编辑,直至离世。


举办放射科医师、技术培训班


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放射科在新中国成立后是全国放射专业人员主要培训基地之一。为各省培训了几名放射学科带头人作为科主任。在卫生部的要求下,还同时举办了两届高级培训班,均为期1年,每年1期。汪绍训教授于北大的教授亲自授课,为全国各省培养了放射专业骨干。参加培训班的人,毕业后绝大多数都成为各大医院放射科主任。为我国放射学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国放射学的提高和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 上一篇 :我国发布冠心病、先心病和心律失常
  • 下一篇 : 我国放射科医生面临这四大危机?
  •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