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视孩子内向性格学龄前儿童也会抑郁
来源: 2010-10-26 18:33:40
        4岁男孩的自责与忧虑

  基朗是个让爸妈省心的乖宝宝。“很少淘气。”做内科医生的父亲洛古说,“总是讨好别人。”跟纽约圣露易斯城郊的其他学龄前儿童不同,基朗从不叛逆或惹麻烦。若是他不听话或不正干,不等父亲数到5,他就把玩具收好,把鞋带系好。

  但在懂事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安的征兆。跟其他打打闹闹、无忧无虑的4岁孩子不同,基朗的脸上鲜有笑容。“他不跑不跳,也不在游戏中争强好胜。”父亲洛古说。基朗的母亲伊莉莎白是位工程师,她回忆道,“这孩子总是说‘没意思,很无聊’。”有一次,全家人去迪斯尼乐园玩,基朗竟说:“米老鼠说谎,在这里,许下的梦想不会成真。”

  跟他妹妹一比较就发现问题了,基朗的小头脑里竟满是自责与忧虑。举例来说,若没有准备好,基朗竟不敢出声地从1数到10,更不敢猜谜语。家里买了一套乐高拼图玩具,而基朗却郑重地向父亲宣布:“我玩不了拼图,永远也玩不了,把这套玩具送人吧!”

  去年冬天的某个周末,一家人出门游玩。但即使在儿童博物馆里,小基朗依旧无精打采,身子倚在墙上,不愿动。回家后,他往床上一躺,说今天过得一点也不开心。“这孩子好像整天心里不痛快。”母亲伊莉莎白说。

  幼儿园老师也向家长汇报了基朗的不开朗。基朗父母最终决定向儿童精神病医生求助,孩子被医生确诊为儿童期抑郁症(即早发性抑郁症)。

  华盛顿大学圣露易斯分校有个“早期情感发展状态研究小组”,专门研究儿童期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于是基朗加入了其中的实验项目。“得知孩子得了抑郁症,我心里酸酸的。”伊莉莎白说,“可同时也知道:孩子的不开心可以治。”

  2岁孩子就有可能患病

  有人会问:抑郁症,这种成人病,真的能在儿童身上出现?给学龄前儿童下这种诊断好吗?有足够的研究表明,儿童期抑郁症是种确确实实存在的病,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问题产生了,儿童的人格发育尚未定型,病态的抑郁症与正常的不开心,这两者如何区别开来呢?还有,抑郁症最早的发病年龄能有多早呢?

  抑郁症的发病年龄比我们预想的要早!儿童精神病专家们认为最早可以为2岁。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儿童精神病学教授琼·卢比(基朗的诊断医生)说:“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我研究了20多年,但仍有学者对儿童也能得抑郁症持怀疑态度或干脆嗤之以鼻。”

  儿童也能得抑郁症,已得抑郁症的成人对这一观点大多表示赞同。基朗的妈妈就认为自己儿童时代也有抑郁倾向。

  纽约州立大学的临床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克莱因及其同行都表示,很多抑郁症的病患都反映自己仿佛一出生就不开心。

  克莱因专攻儿童抑郁气质与倾向,已经研究了十几年。研究越是深入,他越是发现精神疾病的发病年龄呈逐年下降趋势。抑郁症以往被视为“在儿童时期能找到发病诱因”的成人病(即儿童期不可能发作的病),因为精神疾病专家们认为儿童的大脑及心理发育没有为抑郁症发病创造条件。“但过去的10至20年间有个重大发现,就是慢性化的精神疾患多数发病年龄都很早。”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心境障碍与焦虑症工作组”负责人丹尼尔·派恩说。

  1990年,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卢比教授提出了“学龄前儿童可能会得抑郁症”这一观点,遭到同行激烈反对。直到1998年,卢比才获得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批准,展开儿童期抑郁症的研究。

  父母在其中负一定责任

  抑郁症易复发,持续时间长,将这顶帽子戴在孩子头上确实残酷。“情感障碍很可怕,特别是抑郁症。”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儿童门诊医生这样说,“一旦告诉父母‘你的孩子得了抑郁症’,他们自己就先抑郁了。”

  父母对孩子得抑郁症负有一定责任。若双亲中有一方罹患抑郁症,子女患病的概率则增加2至3倍。“得产后抑郁症的妈妈不能很好地回应婴儿的肢体言语,宝宝的喜悦感会大大降低。”加利福尼亚大学精神医学系教授如是说。这是个大问题,因为有10%到20%的女性会在生育后一年内的某个时段感到抑郁。

  但也别夸大父母的影响。“好多孩子的父母平时很抑郁,但孩子照样开开心心。”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阿诺德说。与此相反,患抑郁症孩子的父母未必也有抑郁症。“父母与孩子沟通不良,家庭长期处在不愉快气氛中,孩子可能会得抑郁症。”费城儿童强迫症与焦虑症中心创始人泰马说,“但更多见的是,父母照顾得不错,孩子却无缘无故地抱怨,弄得父母也不晓得怎么回事儿。”传统观念认为父母忽视、虐待孩子等会导致孩子的抑郁倾向,但卢比认为“现实中有很多父母对孩子关怀备至,可孩子还是抑郁了”。心理压力与精神创伤是重要诱因,但不是唯一因素;孩子得抑郁症,还有其他原因作祟。

  拿基朗的爸妈来说,两人受过高等教育,工作稳定,接受过育儿教育,并立志要做爱孩子的好父母。但妈妈伊莉莎白怀疑其关爱反而适得其反,加剧了基朗的负面思维。“也许在孩子心中,父母太重要了吧。”伊莉莎白说,“我常跟他发火,所以他感到自责。”而且妈妈的情绪变化直接影响到了基朗,“要是我心情不好,他的情绪会更低落。”

  别忽视孩子的内向性格

  在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的资助下,卢比教授通过分析3至5岁的抑郁儿童,参与制订了儿童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多年过去了,曾经的抑郁儿童长成了9至12岁的少年,但研究没有中断,他们每年都要来实验室做一次心理测试。研究的内容很广,包括抑郁儿童的愤怒情绪、学龄前病患的认知表现等。

  通过跟病患的接触,卢比教授试图找到低龄抑郁症患者的特征。研究表明,这些小孩子犯起病来有点像成人,都有缺乏快感的症状(即不能从快乐的事情中感受到快乐),再好玩的玩具也提不起他们玩的兴致。其他症状还包括不安、易怒等。他们抱怨、哭泣,不愿和其他孩子玩,虽不至于表达出自杀的意图,但头脑中常会联想到暴力或死亡的画面。

  最常见的症状还是忧伤的情绪。“这种忧伤常常原因不明。”杜克大学儿童精神疾病专家海伦·艾格说,该情绪有持续性特点,不会随着场合或接触的人的转换而减轻。有时候,孩子会因追求的目标无法实现或丧失心爱的东西而产生“合理”的悲伤,但有抑郁症的儿童无法解除这种悲伤,以致影响了正常生活。“举个例子,有个孩子想穿鞋,要是穿鞋时遇到困难,就立刻把鞋扔掉。”儿童抑郁症治疗师泰马说,“他还会打自己,乱扔东西,还会说‘我连鞋都穿不上,我真笨’。”

  学龄前儿童的抑郁症不像强迫症或多动症那样症状明显,即使是最亲的父母都不易察觉。“这类胆小、害羞、内向的孩子最易被忽视。”蒙特利尔大学儿童心境障碍研究员西尔韦尼说,“他们不调皮捣蛋,不破坏纪律,所以很难引起他人的注意。”

  治疗越早 恢复就越好

  通过对抑郁症致病因素的纵向研究,丹尼尔·克莱因等人发现3岁左右“不活泼、缺乏热情”的孩子到了7岁后普遍自我评价不高,到了10岁后则可能出现抑郁症状。

  学龄前发生的精神障碍,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自行消失,这点已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实。抑郁症也不例外。卢比的纵向研究表明,研究初就呈现抑郁症状,而且2年后抑郁症状仍存在的孩子比对照组多了三倍。艾格指出,学龄前就呈现明显抑郁症状的孩子,4年后抑郁症状不消退的概率极高。

  自闭症的治疗给我们一个启示,发现及时、治疗越早,恢复得就越好。为什么要治而且要早治呢?因为就算有家族遗传史,抑郁也不是镶嵌在性格中拔不出去的;而且年龄越小,心理的可塑性就越大。“年龄越小,神经的可塑性就越大,给予外力的干涉,大脑完全可以改变其航行路线。”卢比说,不管是学芭蕾、小提琴还是游泳,不都是训练得越早,效果越好吗?

  不光要诊断,还要找到治疗方案。对孩子来说,谈话疗法不行,因为孩子的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游戏疗法常获得治疗师的青睐,但其有效性尚有待进一步确认。

  最值得推荐的是亲子互动疗法。卢比的实验室就运用了这一疗法。辅导课每周一次,教导家长启发孩子,使孩子获得控制情绪、压力、自责等的能力。该疗法的核心思想是让孩子能够驾驭坏情绪,同时父母强化孩子驾驭情绪的能力。

  抑郁症儿童的未来并不明朗。“基朗成年后会不会再得抑郁症呢?我们无从知晓。”父亲洛古说,基朗经过辅导,心情在渐渐转好,但有时还会感到沮丧。“卢比教授说抑郁症的发作有周期性,我们要有耐心。”

  ○现场记录

  教孩子直面坏情绪

  记者有幸观摩了卢比实验室的一节辅导课,这堂课有意激发一个5岁男孩的自责情绪,并教他控制情绪。

  男孩跟妈妈坐在一起,治疗师拿来一个茶杯,告诉男孩这是送给他的礼物,“上面的图案用了好几天才画好”。男孩小心翼翼接过茶杯,但杯子把竟掉了下来(事先设置的),男孩脸色立刻变了。治疗师惋惜了好一阵儿,装出苦恼的样子,离开了房间。其实治疗师走进了暗房,通过男孩妈妈戴的耳机,向妈妈发号施令,教导让孩子战胜自责的方法。

  “你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吗?”妈妈故意问道。

  男孩一面流着泪一面点头说:“我觉得自己真是个人渣,把我丢进垃圾箱吧!”“可是谁会把你丢进垃圾箱呢?”妈妈又问。“你会!”男孩哭得更厉害了。“妈妈永远也不会把宝贝儿子丢进垃圾箱里。不管发生什么,妈妈都爱你。”男孩缓过劲来了,于是母子两人开始聊别的东西。

  突然,孩子又问:“你生我的气吗?我怎么什么也做不好?”“你呀,绝对不是个失败的孩子,只是心里觉得……”妈妈就事论事,好一番分析与安慰。

  在暗室里,卢比教授对记者说,亲子互动疗法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父母的配合,父母在其中担当了改变孩子处世方式、建立新的世界观的重任。
  • 上一篇 :短讯:上海市核医学临床护士技术培训
  • 下一篇 : 上海核医学老年联谊会举行本年度秋季活动
  •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