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肿瘤超声检查_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来源: 2009-11-12 21:56:17

     胸膜原发性肿瘤以胸膜间皮瘤为主。胸膜转移性肿瘤常来源于肺癌或乳腺癌等。局限性胸膜间皮瘤可能为良性或恶性,呈孤立的肿瘤突出于胸膜表面。弥漫性性膜间皮瘤广泛性分布于胸膜壁层及脏层。胸膜显著增厚,伴浆液性、血性胸腔积液,肺组织常受压而萎缩。转移性胸膜肿瘤则显示大小不等的结节自胸膜向胸腔内隆起,合并胸水时病灶易于显示。
     [检查内容]
    1.胸膜有无隆起的实质性类圆形结节团块。
     2.良性肿瘤表面一般较平整,恶性肿瘤多不规则。
     3.内部回声多较均匀,弱回声多见;较大肿瘤内部回声不均匀,可有液化暗区。
     4.恶性间皮瘤多呈广泛胸膜增后,并可达膈上而包裹肺,故需扩大扫查范围。
              [注意事项]
     1.肺胸超声检查一般应在X线、CT或MRI检查后进行。
     2.根据CT或X线胸片提示的病变部位,选择适宜的体位和重点扫查范围。
     3.肋间扫查需要重视手法,沿肋间滑行及移动探头多方向扫查,宜充分利用呼气、吸气状态观察,有助于病变显示。
     4.肋间间隙较窄影响小病的检出,要充分利用体位如展开手臂、双手抱头等。使肋间间隙增宽可改善小病灶的显示
    5.胸膜与肺外周肿瘤的鉴别诊断主要依靠有趣呼吸移动性。显著浸润时鉴别诊断有困难。


                                       (本文参考了《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 上一篇 :肺部疾病超声检查_临床技术操作规
  • 下一篇 : 胸腔积液超声检查_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