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介入诊疗操作规范
来源: 2009-02-06 17:18:54
       适应症 
       1、中晚期的中央型与周围型肺癌为主要对象; 
       2、虽能手术切除,但有手术禁忌或拒绝手术者; 
       3、手术前需局部化疗提高疗效者; 
       4、小细胞肺癌患者不接受全身化疗者; 
       5、虽有胸内外转移患者不接受全身化疗者。 
       禁忌症 
       1、恶病质或心、肺、肝肾功能衰竭; 
       2、高热、严重感染或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下(低于3×109/l); 
       3、严重出血倾向和碘过敏等血管造影禁忌。 
       术前准备 
       1. 明确诊断:a.常规胸片,增强ct明确肿瘤大小、位置、数目、肿瘤供血动脉;b. 头、腹部、盆腔ct或mr必要时行pet-ct明确有无转移;c. 痰液、气管镜或胸腔或经皮穿刺获得组织学诊断;d. 化验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肺癌特异性指标) 
       2. 设备器材准备:a. 必须有运行良好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b. 导管:cobra及其他常规导管、微导管;c. 其他辅助设备。 
       病人准备 
       1、谈话签字; 
       2、碘过敏试验; 
       3、术前四小时禁食。 
       技术操作 
       动脉入路 
       1、常规选择股动脉穿刺入路,取腹股沟韧带下方2cm股动脉行seldinger技术穿刺,引入导管鞘; 
       2、老人或髂动脉迂曲明显导管不易上行时,可运用25cm长导管鞘; 
       3、髂动脉闭塞或严重迂曲不能引入导管者可作肱动脉穿刺。 
       寻找供血动脉 
       1、在导丝配合下经导管鞘插入导管,透视下将导管头送至降主动脉水平,经导管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和止吐药。 
       2、让导管头在4~6椎体水平沿主动脉前后左右壁上下推拉,当导管头有嵌顿感或挂钩感时推注少量造影剂,判断是否为供应肿瘤的供血动脉。 
       3、证实为靶血管后,轻微转动和上送导管,固定导管头,以1~2ml的速率注入30~45%的非离子型造影剂,行dsa造影。观察供血支气管动脉的行程、分布和肿瘤及转移淋巴结染色情况,有无侧支交通,尤其要观察有无脊髓动脉分支。 
       若找不到供血支气管动脉,可能为:①迷走动脉供血;②支气管动脉起源异常或为多支支气管动脉,而每支都很细小。 
       对策为:①更换导管;②扩大寻找范围,上至锁骨下动脉、甲状颈干,下至肾动脉、膈动脉等。找到一支供血动脉并造影后,若只有肿瘤部分染色,或增强ct染色明显而dsa造影染色浅淡,则最大的可能是肿瘤有一支以上的动脉供血,在灌注或栓塞这支血管后,应继续寻找其他的供血动脉。

  • 上一篇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选择介入治疗直觉
  • 下一篇 : 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介入治疗
  •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