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超声的研究历程、现状与发展前景
来源: 2006-05-31 19:14:59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随着微型导管超声换能器和声学成像技术的飞速进步,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检查已由实验研究阶段逐步发展成为冠心病临床诊断和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的新方法。IVUS利用安装在心导管顶端的微型超声换能器,在血管内发射和接收高频超声信号,实时显示血管的切面图像,能清晰显示管壁结构的厚度、管腔大小和形态等,甚至可以辨认钙化、纤维化和脂质池等病变。本文拟就IVUS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作一简略论述。

  早期工作

在超声医学发展的早期阶段,就已有人对腔内超声进行了研究。IVUS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是腔内超声显像在血管内检查方面的应用。1960年,Cieszynski研制了一种用于心内超声测量的导管。研究显示,用该超声导管可以在实验模型上获得软组织回声。进一步研究表明,该超声导管可以获得左右心室内膜及肺动脉的超声反射。1967年,Stegall等首次应用安装在心导管尖端的连续多普勒探头记录了主动脉的血流速度。1969年,Benchimol 等应用安装连续多普勒探头的导管,在主动脉根部检测人冠状动脉的血流信号。1972年,Bom发明了32晶体、3.2 mm直径的相控阵超声探头,与9F导管结合可以提供心血管的实时二维图像,为IVUS的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1983年,Marcus等研制成功冠状动脉内多普勒导管。最早的临床应用研究发表于1988年(HodgsonPandianYock等),应用此法可显示动脉壁结构和粥样硬化成分的细致变化,并揭示血管造影的不足之处。1990年,Doucette等首先应用多普勒导丝测量冠状动脉血流。导丝可插入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能在介入性治疗的同时测量流速。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迅速发展,而冠状动脉造影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为了能精确地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性质与程度,人们加速了IVUS显像技术尤其是冠状动脉内显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探头的类型及特点

目前常用的IVUS探头有机械旋转型和电子相控阵型两种。两种探头各有优缺点。机械性探头导管通过导管近端的马达驱动轴旋转超声换能器获取图像。如果该探头位于弯曲的血管段,可能会由于驱动轴旋转不均匀而产生图像变形。电子相控阵型导管虽然没有旋转部件,但由于它由相控阵型环状排列的多晶体换能器所组成,因此不但可显示血管断面的灰阶实时图像,而且还具有提供冠状动脉内血流信息的功能。但是后者的单图像分辨率较机械性探头稍差,导管周边存在超声盲区。随着导管技术的发展,IVUS已由原来的3~5 F10~30 MHz发展到现在的2.6~3.5 F(可以通过6 F指引导管进入冠状动脉内)、20~50 MHz,可以随导丝进入冠状动脉系统的各个分支,其轴向分辨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 上一篇 :国人正常肝脾容积的CT研究
  • 下一篇 : BOLD-fMRI定量分析在运动中枢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