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型肺癌(Mediastinum-typed Lung Cancer)-放射学名词
来源: 2010-01-18 20:27:31

       早在1937年即由前苏联学者康加洛夫斯基提出来了,属于肺癌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发病率较低,至今仍被大量误诊,主要因尽管是肺癌,但在影像上仅表现为纵隔增宽,软组织肿块,而肺内很少发现明显的癌病灶,颇像纵隔肿瘤,故称纵隔型肺癌,主要有三种情况:

 
 1.癌灶发生在纵隔胸膜下,同时向纵隔和肺内生长,向纵隔内生长更明显而肺内无明确病灶,此种情况较多,较难与纵隔肿瘤鉴别,属周围型肺癌。

 2.癌发生在纵隔内大支气管,属中央型肺癌。

 3.肺内癌灶(甚小或未被发现)向纵隔淋巴结转移,属周围型或中央型肺癌。

   纵隔型肺癌发生率约为整个肺癌的1%,国内以鳞癌多见,其次为小细胞癌占21.74%,腺癌和大细胞癌最少。此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病可急可缓,多有近期不适、胸痛、干咳、气短、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少数无症状,体检偶然发现。

  胸部X线显示纵隔增宽,右上纵隔多见,软组织肿块与气管、大支气管关系密切,CT可清晰显示软组织肿块位于中上纵隔,围绕和压迫气管、大支气管,致管腔狭窄,管壁增厚,有时可压迫包绕上腔静脉等大血管。肿块密度均匀,坏死者可不均,周围肺组织纹理较对侧稀少,透亮度增高,提示患侧肺组织已有通气不良,但肺内看不到明确癌灶。

  影像上极易误诊为纵隔肿瘤。因此,见到纵隔增宽,莫忘纵隔型肺癌。可仔细观察影像改变,结合临床资料谨慎判断。如仍难鉴别,最好借助淋巴结活检或纵隔镜检、支气管镜检确诊。

                        文章来自:影像园

  • 上一篇 :会厌征的某些X线表现与肿瘤如何鉴
  • 下一篇 : 食管疾病在胸片上可能发生什么样的误诊?
  •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