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硬度的超声检测
来源: 2007-01-26 22:56:16


王微 牛建纲 孙欣 刘素香 刘望彭<?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体外活体肝硬度判断至今仍主要靠腹部触诊,但受肝脏大小、位置、腹肌紧张度等因素限制。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曾先后报道了经实时超声观察肝活动幅度1或以超声测定肝脏压缩幅度2来判断肝脏硬度。这无疑使肝硬度判断向直观性迈进了一步,但均不能排除影响其真实性的动力因素。本文以50例正常肝脏在心搏动力作用下的声像图表现为基准,对各50例已确诊的典型肝硬化及典型心源性淤血肝的声像图表现作了对照研究。目的在于寻找真实且更加直观、简便的肝硬度超声检测法。

 

  资料及方法

  一、病例选择
  具有明显硬度改变的典型非淤血性(以免与淤血肝混淆)肝硬化(典型肝硬化声像图+钡餐造影胃底、食道静脉曲张+肝功絮状、浊度试验阳性和/或白/球比值倒置+既往非心源性肝病史)50例。具有心搏力减弱,但无明显肝硬度改变的典型淤血肝(右心功能不全+典型淤血肝声像图)50例。正常肝(无既往肝病史,各项检查正常)50例。年龄为1672岁。其中男87例,女63例。
  二、使用仪器
  GE RT2800DORNIER AL5200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


  三、方法
  专人操作。受检者仰卧,先以实时B型超声行剑突下多方位扫查,观察在右室下壁搏动冲击下相应部位肝组织有无受压回缩及其程度,初步判断肝脏弹性及柔软度,然后转成M型(或同时使用B/M型显像)剑下扫查,使肝脏与右室下壁前后平行,并使M型取样线尽量垂直于右室下壁。取得清晰右室下壁搏动-左肝压迹(后称RVLL)图后冻结图像(图1),测量右室下壁搏动最大幅度和相应左肝压迹深度。记录两者差值的绝对值,采用<?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s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一、B型超声
  正常组及淤血肝组见与心脏相邻之肝脏在受力后出现弹性回缩(压迹)、幅度与心脏搏动幅度一致、而硬化组肝脏该弹性回缩度明显减小或消失。
  二、M型超声
  正常肝脏:与心脏相邻部位边缘显示一条光滑的与后者搏动形状一致的线状高回声(肝压迹线或肝缘线,见图1),压迹深度与相应心脏搏动幅度间差值的绝对值<2mm(表1)。

  左图:B型,肝被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
  右图:M型,“+”间距示肝压迹深度;“×”间距为右室下壁搏动幅度。

  • 上一篇 :能量多普勒在膀胱癌临床病理分期的
  • 下一篇 : 囊性肾细胞癌5例超声特征及诊断体会
  • 分享到

    相关信息